12月21日下午,思政部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。这次教学研讨活动,紧紧围绕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、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、如何适应转型培养学生能力三大问题。学校督导室教授董清民莅临思政部进行指导。
对于改进教学方法,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,大家畅所欲言。毛枳鑫副教授提出“三个结合,一个培育”的教学方法,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;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;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相结合,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中把学生培养成知荣辱、守规矩、懂感恩、能干事的新一代大学生。同时,张金虎教授也提出了“三个结合一个运用”的教学方法,即:正确处理价值引领与理论灌输相结合;正确处理育德与育心相结合;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。运用新媒体手段,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教学效果。
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,大家一致认为,在思修课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,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性引导;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敢管、会管,想方设法提高抬头率、降低低头率,适应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需要。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,老师们认为,在教学方法上,要精选相关内容的视频,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己录视频,学生再观看和讨论,体现以学生为主体,老师主要起引导和承上启下作用;在教学课堂管理上,必须要求学生必须带书、做笔记,并做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方面;在培养学生能力上,主张“一课一画”,根据老师精选的画面,让学生观察,思考,分析,讨论,总结,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。
形势与政策教研室,思政部特聘教授辛世俊说,《形势与政策》课有其自身的特点,授课内容要紧跟时事、紧跟热点,更加“接地气”,每位老师要认真思考如何体现课程的动态性、普适性、开放性和共享性,进一步增强教学针对性,提升学生获得感。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室,刘树林教授表示,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注重抬头率的同时,还要强调其政治性和理论性,讲课时要紧紧抓住学生关心的问题。课堂上老师要走动式教学,加强课堂教学管理。
在听取各教研室的讨论后,学校督导室教授董清民充分肯定了思政部教师所做的努力,并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:第一,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,要有引课、新课和小节;第二,抓好备课环节,紧扣知识点,选好案例、写好讲稿、做好课件;第三,注重学生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、实践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创新能力等的培养,要将能力培养入讲稿、入教案、入课件。

最后,思政部主任朱慈华主任在发言中谈到,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,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地探索,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;老师要加强课堂管理,既要会教,也要会管,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上做出积极探索。(思政部 陈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