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9日晚,图书馆三楼团体视听室,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、中宣部“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”、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、我校思政部特聘教授辛世俊为师生们作《向上向善,根据何在?—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逻辑》专题报告。思政部主任朱慈华教授、副主任袁雅莎教授和全体思政课专职老师及100多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。报告会由朱慈华主任主持。

辛世俊教授结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鲜活的事例,重点从“向上向善”的个体意义根据、“向上向善”的社会历史根据、“向上向善”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逻辑三个方面。报告中,他提到,《中庸》:“成己,仁也;成物,知也。性之德也,合外内之道也。”“成己”是指自我的完善,表现为以仁道为根据塑造自我,从而体现了“仁”;“成物”既指成就他人,也涉及“赞天地之化育”,二者都以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为前提,其中包含着人对物的把握,从而体现了“知”。“合外内之道”就是内与外的结合,在与外部世界交往中提升自己。

辛教授引经据典,让大家充分认识到“成己”是个人追求的价值目标。他还认为向上向善的生成性特征为当下价值观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,告诫大家新时代是属于每个人的,我们必须认识新时代,作为个人应该因势而谋、应势而动,顺势而为。

报告结束后,思政部朱慈华主任对辛世俊教授的报告作了总结发言。他说,今天晚上辛教授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,理论性和学术性强,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,让我们学会如何向上向善,“克己”才能“成已”,收获颇丰。希望大家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。(思政部陈芳)